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为中华典籍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保护带来了难得机遇。在古籍保护方面,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做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记者走进呼和浩特市图书馆古籍文献特藏室一探究竟。走进静谧的古籍文献特藏室,扑面而来的是书香混合着原木香的特殊味道,几排书柜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上面标有各类藏书书名及编号,里面放置着7组密集书架,这里有古籍特藏1.5万余册、善本200余册。“我们全部采取密集排架方式存藏古籍,配备了古籍专用展柜和樟木书柜,采取了防火、防盗、防虫、防尘、防潮等措施。”呼和浩特市图书馆馆长张浩如谈起馆藏典籍,如数家珍。据介绍,该馆所藏古籍文献类目遍及经史子集丛各类,以清刻本、民国影印本和石印本为主,年代最久远的是明末汲古阁刻本梁代萧统编纂《文选》六十卷。此外,清代翻刻(明)胡正言辑的饾版套印本《十竹斋画谱》是该馆的特藏文献之一,还有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一套1500册;后经专家鉴定发现馆内藏有的《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18册为清拓本。在2015年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中共完成7999册古籍普查。为了明确古籍的相关信息,呼和浩特市图书馆邀请专家学者对所藏古籍进行了多次研究鉴定。“呼和浩特市图书馆古籍工作开展得相对较好,存藏汉文古籍303种2808册,少数民族古籍40种136册,民国线装书720种5191册。”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历史文献部主任何砺砻认为,呼和浩特市图书馆古籍收藏工作有两大亮点:一是古籍收藏数量有新增,2020年该馆接收呼和浩特市委宣传部移交的古籍145件1162册,其中《静惕堂尺牍》国内存藏较少,比较珍贵;新增50册满文古籍,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古籍存藏种类。二是古籍修复工作持续开展,目前已修复古籍490叶。赵一鑫是呼和浩特市图书馆古籍文献特藏室工作人员,也是目前该馆唯一一位参加过国家级古籍培训班的古籍修复师。她介绍,经过多年发展,图书馆已对所有古籍进行了分类登记、入档等,后经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目前馆内所有古籍均有自己的“身份证”,这为古籍后续保护修复工作提供了支撑和便利。在古籍收藏保护过程中,古籍修复工作的开展是最难的。赵一鑫说,修复古籍需要遵守“最少干预,修旧如旧”原则,对修复人员而言,首先得找到合适的纸张,其中用于修复的补纸为了更贴近古籍原本的颜色而进行染色是最难控制的,既要充分考虑后期的各项环境因素对纸张的影响,又要使染色后补上的纸张与古籍原色和谐,这样修复出来的古籍还原度才高,也更具价值和意义。“找到纸张后,需要制定修复方案,进行破损记录和拍照存档。这项工作事无巨细,涵盖的学科比较多,同时需要了解文献本身的背景、版本、价值,需要准备染线、染纸,配置染料、熬制专用浆糊等,单是修复工序就有十几道。”赵一鑫说,修复古籍需要不断学习,呼和浩特市图书馆所藏古籍大部分每册是50到80叶,根据受损程度,最短的修复花费了一周时间,最长的花费了10个月甚至更久。让古籍走出“藏书阁”,发挥其最大价值是古籍工作的应有之义。这些年,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古籍数字化工作为人们更好保护和利用古籍提供了便利。而呼和浩特市的古籍数字化进程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馆的数字化工作是从2018年开始的,目前已对一部分古籍进行了数字化整理,整理方向是让古籍能够在网络世界得到流通、互通。这几年主要在做善本古籍的数字化,这项工作需要一定技术和设备支撑。在此过程中,因为要拿出古籍进行扫描等,为了防止一些年代久远的古籍在搬运过程中出现新的损伤,我们每次都比较小心谨慎,所以古籍数字化工作进程也比较缓慢。”赵一鑫介绍。“希望能让这些饱经历史沧桑的古籍‘重获新生’,真正让古籍‘活’起来、传下去。”张浩如表示,呼和浩特市图书馆正在努力争取资金、提高技术,加快推进古籍数字化进程。“我们希望让公众更多地感受我们内蒙古地区历史典籍的文化魅力,让人们更加深刻感受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这样人们也会增强古籍保护意识和文化传承的使命感,更多地学习了解历史,更好地走向明天。”张浩如说。
2023年9月1日《中国文化报》
第2版刊发特别报道
《让古籍有自己的“身份证”》
责编:陈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