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大运河申遗成功后,江苏省苏州市不断打磨经验、探索模式,全力打造大运河文化带“精彩苏州段”,让古老运河焕发新生机。
8月24日,在江苏省扬州市举办的2023世界运河城市论坛上,江苏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信长星在开幕式致辞提到:从时空上讲,可以用跨越古今、纵贯南北、联结中外三个词来描绘大运河。一条大运河,半部华夏史。
整体保护,呵护千年古城
大运河苏州段穿城而过。北起相城区望亭五七桥,南至吴江区桃源油车墩,纵贯南北96公里(其中苏州境内81公里,江浙两省交界段约15公里),纵跨5个区,串联望虞河、吴淞江、太浦河等河道,沟通黄金水道长江,串联太湖、阳澄湖、独墅湖等众多湖泊。为呵护好这些珍贵的历史记忆,苏州用心守护千年文脉。
在立法保护大运河方面,苏州市地方性法规《苏州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条例》今年5月实施,还编制了一系列规划,统筹遗产本体、千年古城、水乡古镇、河道水系整体保护。
广告苏州市灵活运用数字技术,建立大运河文化遗产,监测预警管理平台、国家文化公园网上展示平台。同时,全面完成虎丘云岩寺塔、全晋会馆、吴江古纤道、宝带桥、盘门城墙等大运河遗产点,保护修缮和部分三维数字建模。
在强化运河生态治理方面,大运河苏州段5个国家、省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Ⅲ类,大运河生态长廊的底色更绿、成色更足。
广告让古运河重焕新光 河长制赋能吴江段大运河管护治理
近年来,苏州市吴江区也围绕大运河保护、传承和利用持续发力,全力推动大运河水岸治理和文化带建设,让古运河焕发时代新光。大运河吴江段设立区、镇、村三级河长,各级河长严格履职,不断压实工作责任,与各相关部门协调合作,统筹开展巡河、治河、护河工作。
在河长制引领下,苏州市吴江区深入开展运河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开展京杭大运河沿线涉水问题“正射影像排查”,推进运河涉水违建问题整改,抓好运河两岸化工企业整治提升、“散乱污”码头清理、违章建筑拆除等工作,码头数由整治前的90个压降至27个。
在污染防治方面,苏州市吴江区全力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与沿线生活污水提质增效达标区建设,加快“小散乱”排水户、工业企业、单位庭院雨污分流改造,进一步消除运河“污染源”。同时,对樟木河、长浜港、清溪河等支流开展河道治理工程,完成雨污混接点整治,并对支流河道每月开展水质监测,动态监测水质变化,确保运河水质稳定。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江南运河现状月平均水质为II类,水质稳定持续达标。
大运河吴江段沿线文化遗产众多,文化底蕴深厚。吴江区持续推进大运河水岸治理和文化带建设,打造林海寻梦等独居吴江风情的“运河八景”。其中“四河汇集”坚持新老呼应、两片联动,水、岸、城、村、人共生共荣,依托“一桥、一寺、一道、一湖、一集”景观,入选苏州“运河十景”。
潜龙渠省级水利风景区依托25公顷的天然湖泊而建,景区水系与周边京杭大运河相连,景区总用地面积62公顷,其中水域面积25公顷,绿地景观面积37公顷,水面占比达40%,特有“左有喜潭潭、右有潜龙渠”的水面格局。
活态传承,提升城市品质
苏州市聚焦文化挖掘和文旅融合,带动城市文化品质整体提升,塑造专属苏州的运河文化品牌。在布局建设苏州“运河十景”方面,打造京杭大集、石湖五堤等标志景点,推出一批古城内河水上游精品线路,构建平江街区“苏式生活展示馆”、“枫桥夜泊”船舫等一批特色空间,让运河沿线,成为人人向往的“理想栖居地”。
苏州市多元立体展示苏州运河文化,推出民族交响组曲《江河湖海颂》、原创主题舞剧《运•河》,连续承办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等等。在系统挖掘运河文化内涵方面,苏州市组建研究分院、出版地方运河专史等,开设中小学大运河文化校本课程,举办“童书大运河”硬笔书法大赛。
合理利用,再绘锦绣画卷
苏州市一直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统筹保护利用好大运河黄金水道,空间资源、岸线资源、航运资源。以大运河觅渡桥至宝带桥段为重点,深化开展运河沿线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布局建设一批科技创新与现代服务业载体,大力提升沿线环境。
在实施大运河苏州段堤防加固工程方面,苏州市完成加固堤防总长155.26公里,建成了高标准的休闲健身、文化旅游、绿化景观等基础设施。苏州市持续提升大运河苏州段的通达度和辐射力,完成苏申外港线航道整治工程、苏南运河苏州市区段三级航道整治工程建设等。
在推动大运河特色田园乡村示范区和农文旅项目建设方面,苏州市大运河沿线累计建成省级绿美村庄77个,努力再现“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的诗意江南。同时,苏州是大运河沿线唯一以古城概念申遗的城市,城内4条运河故道、7个遗产点段,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沈玲英 贲昫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