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在天长县当知县时,有一位村民来衙门哭诉,向其诉苦:大人,我家的牛被人悄悄割了舌头,还请大人为我做主!
牛,可以帮助农民耕田劳作,它们在古代是被乡民当作家人对待的牲畜。
对于村民而言,牛,便是他们家里最重要的财产了。
如今,这户村民的牛被小人割了舌头,可以说,割牛者就是为了断绝该村民一家的生计来源,其心甚是可恶!
包拯听完村民的控诉后,也觉得此人太可恶,但古代又没有摄像头这样的高科技产品辅助破案,一个县的人说少也不少,人海茫茫,即便想抓人也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
略微思索,包拯认定以该小人的行事来看,他必定不会轻易放过这户村民,何不借助这点欲擒故纵,引蛇出洞呢?
一念及此,包青天便告诫村民:既然牛保不住了,你便将牛杀了拿到集市上去卖,好挽回一点损失吧,不过切记,千万不要把卖牛是得到我许可的事情传扬出去!
农户按照包拯的嘱托卖完牛后,不久便有人来县里告状,说农户违背法律,悄悄把耕牛杀了卖钱。
包拯一听便知,此人就是割牛舌的小人!
掌握住局势的包拯,为了让小人伏法认罪,便质问他:为何先前你割了他家牛舌,现在又来状告他卖牛?
告状之人一看县老爷早已掌握事情经过,心里慌了,当即便认罪,将整件事情经过交待出来了。
包拯这手欲擒故纵表面上是让村民违法卖牛,但实则是借此引蛇出洞让小人自己站出来状告村民,如果说小人知道得饶人处且饶人、万事不要做绝的道理,又何尝会一步步把自己推向深渊呢?
所以,人啊,勿以恶小而为之,当我们犯了一次错之后,便容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从而导致自己接二连三犯下过错,这样以来,其实最后受伤的还是自己和爱自己的家人朋友。
【原文】
包拯包孝肃知天长县,有诉盗割牛舌者,公使归屠其牛鬻之,既有告此人盗杀牛者,公曰:“何为割其家牛舌,而又告之?”盗者惊伏。——《智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