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夏天,这炙热的天气让很多人都苦不堪言。虽然在家中吹着空调吃西瓜的感觉很爽,但出门就被汗水浸湿衣裳的场景也着实令人尴尬。为了消暑,很多人换上了清凉的背心和短裤。
穿着清凉的美女
此时不禁有人感叹:“还是时代进步好啊!搁在古代社会,是绝对不会允许女子穿着短裤,露着大长腿出门逛街的。”那古人是如何度过炎热夏天的呢?这成了不少人心中的疑问。爆史君接下来就从几方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古人避暑的妙招。
首先,穿清凉透气的服装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古人的思想观念都比较保守,在服装方面亦是如此。事实上,古人夏天在服装上的“开放”程度,足以让现代人大开眼界。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的服装是不断发展演变的,最早之前,古人的裤子并没有裆,只有裤管,被称为“胫衣”。而这种所谓的胫衣就是开裆裤。因此,古代流行跪坐的方式,不像我们现在习惯坐在椅子上。
而除了胫衣之外,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还出土过一件文物,那就是“素纱襌衣”。这件素纱襌衣由精缫的蚕丝织造,以单经单纬丝交织的方孔平纹而成,通身重量仅有49克,可以说是轻若烟雾,薄如蝉翼,穿在身上凉爽无比。当然,素纱襌衣造价不菲,是贵族才能享受得起的衣物。普通老百姓在夏天多穿“麻衣”和“竹衣”。竹衣虽然不如素纱襌衣单薄,却有透气、隔汗的作用,最关键的是老百姓穿得起。
北齐校书图
到了唐朝时,社会风气开放,很多女子甚至可以骑马、打马球,像男人一样出入酒肆。所以在着装上,唐朝女子也比较大胆,出现了“半袖”和“袒胸”。大诗人李白也在《夏日山中》写道:“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在北齐名画《北齐校书图》中,参与校书的一群男子,更是穿着吊带裙,披着薄纱在讨论工作。也有女子穿着高腰阔腿裤,披着薄纱在厨房下厨。所以古人在夏天绝对不是我们想得长袍马褂,他们的服装很清凉。
其次,使用冰块降暑,用“竹夫人”散热
在很多人看来,冰箱是现代文明的产物。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人就发明了“冰鉴(hàn)”,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冰箱。冰鉴分内外两层,外层放冰,内层冰镇蔬果。所以在古代社会,人们也能在夏天喝上冷饮,吃上冰镇西瓜。而冰块则由古人在冬天开采,放在冰窖中保存,夏天拿出使用。
冰鉴
睡觉是夏天比较难过的一关,常常一觉醒来满头大汗。古人为了散热,通常在枕头上使用瓷枕和用竹篾编成的“竹夫人”。这种镂空的枕头,会让脖子上的汗散发。当然,凉席也是不可或缺的消暑神器。
最后,在院子里添加水车或开凿水井降温
古人在建造房屋的过程中,通常都会考虑雨水的处理问题。为了方便降温,古人利用倾斜的亭子收集雨水,或引流高处的溪水,从房檐流下,形成水帘。从高处落下的水冲击风车,让风车再将水送上屋顶。如此循环往复,带走屋子的热量,给整栋房屋降温。这一建筑被称为“自雨亭”。
自流亭
当然,这一建筑耗资不菲,一般家庭也用不起。普通老百姓要么去池塘洗澡降温,要么在家中挖个大洞,往家里放些冰块,都可以带来些许凉爽。大家还知道古人有哪些消暑的办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