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悠悠,幽深致远,弹奏古琴是中国历代文人雅士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方式之一。9月9日,“琴兴古今·融合创新”——松风听音名家古琴艺术展在位于泗泾古镇的松风听音古琴文化艺术馆启幕,展览展出了吴门斫琴技艺非遗传承人、斫琴艺术家王勇亲斫古琴,以琴为载体,向观众诉说了古琴音乐的独特美感和背后蕴藏着的千古文人情怀。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0月8日。
活动现场,王勇先是娓娓道来了何为“斫琴”。原来古琴的制作被尊称为“斫琴”,而自春秋战国以来,中国的斫琴技艺便已高度发展,晋朝画家顾恺之的《斫琴图》生动描绘了古代文人学士制作古琴时的场景。“从木材的选择,到制作面板、底板、开槽腹、试音、合琴、上灰胎、打眼、定徽、上漆、打磨,想要制作一把好琴,至少需要几十道工序,十分考验斫琴师的技艺和匠心。”王勇说。
随即,王勇展示了自己颇为满意的两把琴。“古琴有很多式样,包括伏羲式、仲尼式、大鹏式等,每一把都有自己的特点,而在这细微之中,以自己的念想雕琢出一把属于自己的琴,更是斫琴的乐趣之所在。”他透露,自己从医圣张仲景给林中老猿看病的传说中获得了灵感,制作了名为“万年”和“古猿”两把古琴。仔细观察后不难发现,相比其他古琴,“万年”琴身较长,“古猿”琴身较宽,分别符合了两者“时间久远”和“体型粗犷”的特点。
“不知不觉,我斫琴也有十五年了。”王勇告诉记者,对于自己来说,古琴不仅仅是一种乐器,它更代表着一种文人风雅的生活方式。
作为2023年松江区“人文松江”建设“万千百”公共文化配送项目之一,展览还在开幕仪式上邀请了吴门琴派第四代传人吴明涛作“琴之韵——琴器之美·千古共赏”中华古琴文化讲座。他为松江的古琴爱好者们介绍了吴门琴派跨越百年的传承和“简劲清和”的琴风,并分享了吴门琴派与史量才的泗泾琴缘与六十四卦古琴的故事。
来源:上海松江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