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
《孟子》中的这句话,讲尧帝时,我们的先民被恶劣的自然环境威胁。于是舜、益、禹等运用自己的智慧驱赶猛兽、开辟山林、治理洪水,让天下人从此能好好耕作,吃饱穿暖。
其实尧帝时期的环境,比起远古人类先祖面临的环境还是好很多了。当时陆地横行着大量凶猛的动物,与它们比起来,人类远祖——南方古猿显得“幼小,可怜,又无助”,从猿向人转变的过程中,尖锐的牙齿和爪子都不复存在,离开了树栖丛林到地面上,威胁不要太多。
在学习人类进化内容的教科书上,我们都能看到史前最大的猫科性动物剑齿虎是多么威风凛凛。但事实证明,长得威风未必就能活得最威风,百万年后,人类还在地球上生活着,而剑齿虎家族,10000年前随着刃齿虎的灭绝宣告彻底覆灭。
当人类走入文明期后,古籍资料记载的威胁人类生存的东西要么大洪水,要么瘟疫,火山爆发、地震......这些都不属于生物类竞争,好像我们人就没有生物界天敌似的。
想象一下,如果这时我们周围还生活着5500万年前长12.8米的巨蛇(不行,不能再想了)。
在漫长的进化史中,人类的智慧是生物界极强的竞争力,充分证明了用脑子比光用暴力更好使。但人类智慧还没那么先进时,陆地上也有着很多威胁到人生存的生物。
现代生物学和人类学家通常认为南方古猿是史前时期“形成中的人”,生活于约550万年前至130万年前。假设南方古猿也和我们一样,听到自己害怕的事物名称就汗毛直立、冷汗直流,那具备这种可怕效果的对象名单里,一定少不了恐猫。
请注意这里的恐猫不是现代人的一种恐惧症表现,而是指一种擅长捕食灵长类动物的远古生物。据现代生物学研究,恐猫由后猫进化而来,在北美洲和非洲、欧亚大陆都曾有分布,这种剑齿虎副属中的另类古兽,百万年前对我们的祖先南方古猿而言是极其危险的。
恐猫为啥追着森林古猿吃?这是一个好问题,恐猫的剑齿是比较短而粗的,爬树敏捷程度不如美洲豹、花豹等,但这样一来,剑齿也就不那么容易折断了,而且,恐猫也是知道扬长避短的,既然肉搏和追击有点儿欠缺,那就在晚上搞偷袭。
养猫的人可能都见过自家猫平时怎么做捕猎动作:悄悄潜行到目标身边(有时候这目标就是你),然后来突然袭击。大约500万至150万年前生活在陆地上的恐猫也这么干,从外表上看恐猫和很多剑齿虎属并不十分相像,反而比较像现在的猫科生物。
人类远祖的身高比较矮小,面对身高约1米,身长约2米,体重能达到近400斤的巨兽自然很畏惧,恐猫虽然已经灭绝了,但现代专家在非洲一些地区的洞穴中还能找到恐猫生存过的痕迹,与这些痕迹伴随的是大量古猿骸骨,甚至还有狒狒、羚羊被啃食过的骨骼化石遗留。
这说明古猿是恐猫喜爱的“美食”,而且恐猫会爬树,我们的祖先在这种可怕生物面前毫无招架之力,因为百万年前先祖制造工具的水平还很有限,别说枪炮,连长矛都没有,恐猫自然就成了古猿的天敌,就算古猿找到洞穴栖身,半夜三更也可能有一头恐猫悄悄摸进来
人这种“弱小无助又可怜”的生物到底怎么赢过巨猪、鬣齿兽、恐猫、猛犸象、剑齿虎这些古兽,笑到现在?这个问题很多人类学学者和生物学专家都还在持续研究,有一种观点是走出非洲的森林古猿进一步进化为能人并学会了制造石器打猎,再到匠人、直立人、智人
让人感到有意思的是,虽然恐猫十分可怕,但它的“后代”猫咪却是如今很多人都爱养的宠物。小猫咪虽然很可爱看着没杀伤力,但自然界很多猫科动物仍然战斗力极强,比如老虎、狮子、雪豹等,它们可还没被人类驯化,照样站自然食物链顶端掠食。
猫咪对人的威胁性是完全不能和恐猫相较的,但一些人确实还有看见猫恐惧的情况,据科学家研究,很多刻在人类基因里的恐惧,都可能和远古时代的生物竞争有关。
今天,虽然人的肤色、民族、语言、习惯有不同,但人都会对3个问题好奇: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从生物学角度研究的话,这3个问题《物种起源》都能给到答案。
教科书上讲的生物进化非常简略,以至于很多人对此都产生了误解,其实进化论出现,本身就标志着人类的智慧又上了一个台阶。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生物界的道理也是社会学的道理,从生物学知识中我们能了解到许多与历史、地理甚至社会成功层面奥秘。人如何从竞争中脱颖而出?
这本《物种起源》推荐给感兴趣的读者,在高中的学生也非常适合学习补充很多科目课外知识,为高考打下牢固基础。丰富古生物知识让你看到一个充满神奇的世界,远古可怕的野兽一步步变成了今天的猫、狗、猪、马,从嗜血到被驯化,这过程是教科书不会讲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