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招商分类

推荐文章

当前位置 | 首页 | 行业资讯 | 法规

前阿兹特克时代的墨西哥谷地(2):起源

2023-09-15 10:43:11 00

仪式的火焰再一次升起,又到了我们更新的时间了。在上一篇里,我们了解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祖先是如何历经千辛万苦,到达这片土地上,而在今天的内容里,我将讲述依然距离我们时间很久远的那些“先民”的故事,我们将跨越蒙昧与文明的边缘,述说居住在墨西哥谷地的人们是如何在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文明的……(为了方便让

仪式的火焰再一次升起,又到了我们更新的时间了。在上一篇里,我们了解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祖先是如何历经千辛万苦,到达这片土地上,而在今天的内容里,我将讲述依然距离我们时间很久远的那些“先民”的故事,我们将跨越蒙昧与文明的边缘,述说居住在墨西哥谷地的人们是如何在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文明的……

(为了方便让大家了解这一时期,在文末增加了有关这一时期的纪年表……)

美洲文明的历史分期

为了让大家对这片土地长久而又连贯的历史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我认为很有必要先向大家讲述在考古学上美洲文明所经历的五个阶段。大致上来说,根据戈登·威利(Gordon Willey,1913-2002)和菲利普·菲利普斯(Philip Phillips,1900-1994)在1958年出版的《美国考古学的方法和理论》(《 Method and Theory in American Archaeology》)我们可以将美洲的文明分为这五个阶段:

石器时期(Lithic stage) 10000BC-8000BC

古朴时期(Archaic stage) 8000 BC -2000 BCE

前古典期/形成期(Preclassic Era / Formative Period)2000BC-250CE

古典期(Classic Period)250-900CE

后古典期(Postclassic Period) 900-1521CE

古典期最强大繁荣的玛雅城邦蒂卡尔(TIkal)遗址,与蒂卡尔同一个时期的玛雅城邦还有诸如卡拉克穆尔(Carakmul)和帕伦克(Paleque)等

这五个历史时期是美洲考古学上最经典,也是最持久的分类方式。尽管上述的五个历史时期在美洲的部分地区不那么适用(例如在南美洲的一些地区就没有什么“古典期”之类的说法)在不同的地区这些时代的具体年代也是不同的,为了方便大家阅读,我们之后这五个分期的具体所指都将以我们本系列的主角墨西哥谷地为准。

石器时期(公元前10000年-约公元前7000年)和古朴期(约公元前7000年-约公元前1800年)

事实上,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日期来表示这一时代的开始。我们很难确定石器时代何时结束,古朴时期何时开始,同样,我们也很难确定古朴时期何时结束,前古典期何时开始。在北美洲,这一时期大概在公元前8000年-公元前2000年。而在美索美洲,这一时期开始的日期可能是公元前8000年,也可以是公元前7000年或者更迟。因为在美索美洲,发展在不同的区域是不统一的。

特佩斯潘人(Tepexpan)是在墨西哥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化石,据推测,特佩斯潘人生活在距今10000年前

在石器时期(Lithic stage),猎人们继续延续着克洛维斯时期的传统,居住在洞穴中猎杀着他们周围的猎物。而在所谓漫长的“古朴期”(Archaic period)里,人们逐渐从石器时期的的狩猎-采集者,转变为居住在稳定聚落中的食物生产者。其中一些聚落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了具有社会分层并以农业为基础的制陶村落。在这一时期人们开始尝试对野生植物进行挑选和改进,培育出了许多早期的农作物,诸如玉米(maize,区别于corn,有专门指美洲本土的印第安玉米的一层含义)、南瓜、木薯和辣椒。稳定的食物来源和生活方式促进了人口的增加,为此后前古典期文明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人类最早开始尝试对玉米进行训化大概发生在公元前9000年,通过训化,人们将它的营养价值提高了成百上千倍(这个彩虹色的玉米不是转基因的结果,而是最初经过驯化的原生玉米)

前古典期(公元前1500年-公元前150年)

前古典期又被称为形成期(Formative Period)在这一时期文明开始在不同区域诞生,人们开始修建大规模的仪式建筑和崇拜单一或是多位神祗;进行贸易交换商品;建立酋邦和早期的国家体制。文化也开始通过宗教崇拜、贸易条约甚至是征服活动等形式不断得到传播……一个大的美索美洲(mesoamerican)文化区已经开始形成。

在拉文塔(La Venta)所发现的祭祀痕迹,由近500块规格平整的石块砌成

从人类第一次到达美洲,再到在今天的墨西哥地区经历长达近一万年的发展,我们的视角似乎一直都还停留在一个很大的范围中。现在是时候让我们回到这个系列最初的主题,让视角放在承载我们此后大部分故事的那片土地——墨西哥谷地(Valley of Mexico)上了。

墨西哥谷地的地理环境

尽管在如今,墨西哥合众国的首都墨西哥城(Mexico city)覆盖了这片谷地的大部分,包括那个已经消失的曾经存在于墨西哥中部地区的大湖——特斯科科湖(Lake Texcoco)但是不管怎样,在叙述前哥伦布时代墨西哥谷地的历史时罔顾这片大湖对其附近居民所造成的影响是十分愚蠢的。当谈及墨西哥谷地的文明历程时,它是我们所不能避开的内容。

特斯科科湖和今天墨西哥城区的面积对比。在历史上,特斯科科湖曾经消失又重现了十数次,在最近一次冰河时代的末期,特斯科科湖的面积曾经覆盖几乎整个墨西哥谷地。当时湖泊的面积达到了5670平方公里,深度超过150米

这片群山环绕的谷地(平均海拔为2236米)在前古典期是一个非常适宜人类居住繁衍的地方:墨西哥谷地的水系是自给自足的,所有的河流都汇聚在特斯科科湖内。围绕着特斯科科湖的墨西哥谷地周围都是海拔超过5000米的高山,这些湖泊的水都不深,四周是沼泽地,长满了灯心草,吸引着野鸟前来繁殖。在杂树丛生的山坡上生活着许多可以提供食物的野兽。在雨季,雨水带来的泥沙会在湖中形成冲积平地,大大有利于原始农业的发展。

随着11000年-6000年前冰河时期的结束,气候开始变得炎热,高山融雪和雨水径流的减少使得特斯科科湖的面积开始缩减,并最终形成了此后的格局——一座大湖和相互连接的数个小湖泊苏潘戈湖(Lake Zumpango)、萨尔托坎湖(Lake Xaltocan)、索奇米尔科湖(Lake Xochimilco)和查尔科湖(Lake Chalco)

在这样的环境下,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在墨西哥谷地的人们发展出农业社会和早期文明了。考古证据显示早在公元前2000年,居住在这里的早期人类就在这样优越的环境下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了。直到…………

中美洲文明之母

19世纪,一名在村民在维拉克鲁斯(Veracruz)州的雨林中,特雷斯·萨波特斯村(Tres Zapotes)的附近无意间发现了一个被埋在地下的,足有2米高的人头石像。在此后的80年里,人们都认为这是一处玛雅时代的遗址,直到1938年担任美国民族局局长的斯特林对这座石像周围进行实地考察之后,才从石像附近的石碑上得知了这处遗址存在的具体日期:公元前32年9月3日

目前发现的奥尔梅克城邦有近百座,经过细致考察的只有十几座

公元前32年,在当时的考古界,这个概念意味着一个比已知任何一个玛雅遗迹都要古老的年,。而特雷斯·萨波特斯只不过是在这一区域众多遗址中的一处。距离特雷斯·萨波特斯不远处的拉文塔(La Venta)在1925年就已经出土了巨大的、类似王座的石头遗迹,上面雕着人和猫科动物的形象。参与发掘的德国学者赫尔曼·拜尔(Hermann Bayer)将其称为“奥尔梅克(Olmec)文化”。在我们的语言(本文中指阿兹特克人所使用的纳瓦特尔语)里,它的意思是“橡胶之乡的人们”。

巨石人像是奥尔梅克文化的鲜明特征,每个头像都重达数吨。它们都是奥尔梅克社会里的精英统治者

没有人知道奥尔梅克人的具体称呼自己什么,根据1955年拉文塔木炭样本的年代测定显示,拉文塔的繁盛年代大概在公元前1100年至公元前600年。另一座遗址圣洛伦佐(San Lorenzo Tenochtitlán)的年代更早,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就已经出现。奥尔梅克文化的发现颠覆了此前的美洲考古界,在这之前,人们普遍认为玛雅人是整个中美洲最古老的文明社会。既然有先于玛雅人的文明社会在中美洲出现过,那么是不是存在着这样一种文化,一种作为中美洲祖先文化而存在的“母亲文化”(cultura madre)呢

“母亲文化”与“姊妹文化”

认为奥尔梅克文化就是中美洲“母亲文化”的第一人就是发掘奥尔梅克遗址的考古学家斯特林(Matthew Stirling,1896-1975),在1940年斯特林写道,这些城市“很可能正是创造出了玛雅(Maya)、萨波特克(Zapotec)、托尔特克(Toltec)和托托纳克(Totonac)等高雅艺术中心的基础文明”

斯特林的说法在此后的数十年里得到了部分考古学家的认同,在他们的眼中,奥尔梅克文化就像从天而降一般出现在了维拉克鲁斯州的雨林里,没有任何始祖,也没有任何能够指导他们的民族,奥尔梅克人的金字塔和巨石头像就像变戏法一样突然出现了。而在墨西哥各地发现的奥尔梅克文化的陶器和符号也从侧面证实了奥尔梅克文化对邻近地区的辐射影响。有些考古学家甚至相信,奥尔梅克文化哺育了整个中美洲地区,通过输出文化和传播宗教信仰,奥尔梅克人建立了一个横跨墨西哥南部大部分地区的松散帝国。

在奥尔梅克人的宗教观念里第一次出现了“羽蛇神”这一在此后中美洲经久不衰的神祗形象

尽管在今天,在一些考古学家和旅游局的宣传下,奥尔梅克文化被加上了“中美洲文明之母”的称号,但是自从上世纪末以来考古发现的不断完善,许多的研究人员开始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奥尔梅克文化也许会是中美洲出现的第一个城市文明,但是它和临近出现的各个文化区之间的关系却不仅仅是简单的继承或者复制关系。奥尔梅克人也许分享给了邻近的居民他们的文化,但这是建立在当时的中美洲一系列“姊妹文化”(Sister culture)交流发展下的一个结果。

前古典期的美索美洲

在战后的几十年里,随着美索美洲一系列不同地区的公元前遗址被发现与考察,一个与此前见解完全不同的前古典期美索美洲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数个权力中心开始从原始的聚落发展而来,通过上贡和征服等方式控制了邻近的聚落,进而形成了一系列酋邦联合体。奥尔梅克文化的发展时间最早,但奥尔梅克人并没有给其他民族设定发展的模板。所有的势力都在相互影响、相互交流,有时通过和平,有时通过暴力……不管怎么样,在当时的美索美洲,一片“文化繁盛之地”已经形成:

在奥尔梅克人的城邦拉文塔达到繁荣的顶峰时,南方的瓦哈卡(Oaxaca)河谷中,萨波特克人(Zapotec)的城邦圣何塞·莫格特(San José Mogote)和阿尔班山(Monte Albán)正在这片河谷里发展壮大
在瓦哈卡河谷以南,今天属于尤卡坦半岛和危地马拉的玛雅文化区,前古典期的城邦诸如阿巴赫·塔卡里赫(Abaj Takalik)和昆切(Komchen)等也开始走向繁荣
在瓦哈卡和墨西哥谷地的中间区域,察尔卡钦戈(Chalcatzingo)正在不断汲取奥尔梅克人的文化力量
最后是北方,在特斯科科湖周围的墨西哥谷地里,一个为将来出现的诸帝国孕育基础的文明正在诞生……

特拉蒂尔科文化

回到这一时期的墨西哥谷地,早期的考古研究告诉我们,自从公元前2000年起,居住在这里的居民就开始在靠近湖泊的地方建立他们的村落了。湖泊中的鱼类和附近森林中的木材给予了他们发展所需的一切物资。优越的环境也促成了长期定居点的形成——萨卡特科(Zacatenco)的考古堆积层深达5米,而阿尔沃利略(El Arbolillo)的遗址堆积层则深达9米。

在这些早期的人类遗址里,当地的居民将自己生活中的废弃物都扔到了垃圾堆中,形成了厚厚的堆积层,我们在其中发现了一系列复原当时人们生活的物品:玉米轴(在美洲没有家畜来帮助消化它们),陶器碎片和动物骨头,最后还有遗体——将坟墓选择在这样松散的堆积土层中更易于用木制工具挖坑

这里的历史似乎非常和平,没有战争和动乱。人们制造出了锋利的石器——大多采用临近矿区坚硬的黑曜石;使用石碾盘和碾砣来磨玉米;烧制陶器并用黑曜石雕具在上面雕刻整齐的图案……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开始慢慢掌握早期文明所需要的一切。大约到了公元前1200年(此时的奥尔梅克城市圣洛伦佐已经发展超过300年了)墨西哥谷地的聚落开始慢慢聚合,第一座中心酋邦——特拉蒂尔科(Tlatilco)在特斯科科湖的北岸出现,并在此后的数百年中不断繁荣。

特拉蒂尔科和其所代表的特拉蒂尔科文化(Tlatilco culture)以其高超的泥塑技艺而闻名。这些泥人代表了前古典期艺术家们随心所欲的艺术风格

在当时的墨西哥谷地,不同地区的泥人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造型。这些泥人很小,但是却很精致,我们从这些前古典期居民稚嫩的双手里看到了一个充满光辉想象的世界,也许这些泥人代表了某些宗教意义。在特拉蒂尔科和特斯科科湖周围的酋邦特拉帕科亚(Tlapacoya )和萨卡特科的交流中,不同地区的泥人做法也在它们之间得到了传递。

通过一系列贸易,特拉蒂尔科的居民和奥尔梅克的居民曾经进行了一系列文明的交流。根据发现的艺术品显示,特拉蒂尔科的泥人艺术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奥尔梅克文化的人像雕刻

宗教活动在特拉蒂尔科的居民生活里已经占据了相当一部分比重,可能一些泥人反映的正是特拉蒂尔科人所信奉的神祗。特拉蒂尔科人以狩猎和种植为生,和南方瓦哈卡和奥尔梅克的邻居有着少量的贸易活动。对死者实行土葬,陪葬品有多有少,似乎阶级之分已经出现。从考古发掘中我们得知,大致在公元前700年至公元前600年,特斯科科湖的水位发生了上涨,泛滥的洪水摧毁了这里的数个社区——特拉蒂尔科可能也在在此列,因为我们不知特拉蒂尔科在此后是否存在。

特拉帕科亚遗址出土的泥人塑像

“美洲的庞贝”—奎奎尔科

1956年,人们开始对墨西哥城西南部佩德雷加尔荒漠中的人工假山奎奎尔科(Cuicuilco)进行了发掘。在凿开坚硬的岩石层后,人们发现了人类留下的遗物。

在特拉蒂尔科被人们抛弃后,时间到了公元前600年,为了朝自己所信奉的神灵举行大规模的祭祀仪式,人们开始在一些特定的仪式中心修建金字塔。奎奎尔科(Cuicuilco)、特拉帕科亚和乔卢拉(Cholula)的金字塔就是在这个时候拔地而起的。

奎奎尔科的神殿金字塔由四个圆锥形阶台组成,顶部有一个露天祭坛。金字塔的东西入口及塔内的祭坛则与春秋分方向一致

和所有先进的文化体系一样,中美洲也创造了它们自己的建筑语言。差不多修建于公元前500年的巨大的奎奎尔科假山就体现了当时墨西哥谷地日益增长的宗教需求,人们要求建造更坚实耐用,能容纳更多集会者的宗教神殿。中美洲的宗教建筑就这样围绕着如同一个金字塔般的主体展开。阶梯状的塔身构成了最高平台神殿的宏伟基座,并配有一处或几处通向它的台阶。

奎奎尔科是墨西哥谷地兴起的第一座政治、经济和宗教中心,大约在公元前600左右,居住在奎奎尔科的人们开始修建兴建大量城市建筑,包括天文观测台和祭祀中心。直径达150米的奎奎尔科金字塔是墨西哥谷地第一个重要的宗教中心,它允许在这里的贵族祭祀和周围的许多平民共同参与宗教活动。根据推测,全盛时期的奎奎尔科约有居民2万人。

奎奎尔科 神殿金字塔 平面、立面以及剖面 取自George Kubler:《The Art and Architecture of Ancient America, theMexican, Maya and Andean Peoples》,1990年和Henri Stierlin:《Comprendre l Architecture Universelle》,第2巻,1977年)

奎奎尔科的金字塔曾经有着精美的外表:四周铺满了磨光的土坯,在金字塔的正面还使用了粗糙的熔岩石取代了鹅卵石进行装修。随着时间的流逝,居民对这座金字塔的管理似乎开始疏忽了,风雨侵蚀了石头,金字塔的表层也开始塌陷。大约在公元前100年至公元100年这段时间里,奎奎尔科的居民抛弃了他们的城市,此地在此后也变成了一块无人居住的地方,就是今天的佩德雷加尔(Pedregal)荒漠(现在是墨西哥城的大学城区)

奎奎尔科遗址出土的文物

大致在公元前1世纪,位于奎奎尔科西南阿胡斯科(Ajusco)山脉的希特尔(Xitle)火山发生了大面积喷发,对奎奎尔科(Cuicuilco)和科皮尔科(Copilco)等城市造成了规模很大的破坏,尽管奎奎尔科在此后的一百年中有过轻微的恢复,人们仍然进行着祭祀活动。但是它作为政治、经济和宗教中心却不可挽回的衰落了下去,希特尔火山大约在公元400年左右或公元245-315年间再次喷发,岩浆喷出,吞噬了奎奎尔科金字塔的周围地区和这座金字塔的三分之一,将这里变成了一片不毛荒漠。

在这次喷发之前,奎奎尔科就已经被遗弃了。这里的居民背井离乡,迁往了墨西哥谷地另一处正在兴起的政治和宗教中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将会取代奎奎尔科的地位,成为墨西哥谷地的新首都和美索美洲最强大的神殿城市(Temple city),将它所代表的古典文明传播到更遥远的地方……

纪年表

公元前11500年——小群猎人出没于瓦哈卡(Oaxaca)西北部普埃布拉(Puebla)州境内的洞穴里,通过猎杀一些小动物来维持生活

公元前10000年——在瓦哈卡的岩洞中发现了一些南瓜种子

公元前9000年——居住在今天巴尔萨斯河谷(Balsas River valley)的人们首次尝试对玉米进行驯化

公元前7000年——南瓜和辣椒在美洲的种植已非常普遍

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产量增加的农作物极大丰富了早期居民的生活水平,易于种植的块茎作物,例如木薯和甘薯与产量不断增加的玉米与南瓜一起为当地居民的饮食增添了色彩

约公元前3000年——人工培育的玉米(maize)开始被摆上玛雅地区居民的餐桌

约公元前7000年公元前3000年——定居生活以及一些农作物的种植带来了人口的不断增长,社会也出现了分化,以种植农作物为基础的制陶村落形成了

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小型聚落开始在墨西哥谷地的阿尔沃利略(El Arbolillo)、萨卡特科(Zacatenco)和蒂科曼(Ticoman)等地出现

公元前1600年——在今天的玛雅地区出现了早期的聚落痕迹和精致的陶器,“地峡文化”开始在这一时期发展

公元前1500年——“地峡文化”逐渐转变为奥尔梅克(Olmec)文化,居住在圣洛伦佐(San Lorenzo)的人们开始建造神殿平台和巨型玄武岩头像

公元前1150年——圣洛伦佐达到全盛时期,陶器和石雕遍布内陆,在之后的300年里,圣洛伦佐一直都是是美索美洲最大的城市

公元前1200年——今天的墨西哥谷地,聚落不断发展,并出现了第一座中心酋邦——特斯科科湖北部的特拉蒂尔科(Tlatilco)和以其为代表的特拉蒂尔科文化(Tlatilco culture)

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1150年——瓦哈卡(Oaxaca)河谷地区属于萨波特克(Zapotec)文化的圣何塞·莫格特(San José Mogote)居民开始发展自己的聚落,最终成为控制河谷其余聚落的酋邦

公元前1000年——位于特斯科科湖南部奎奎尔科(Cuicuilco)的居民建立起了自己的城市

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700年——特拉蒂尔科继续发展兴盛,出现了很多具有当地风格特色的精致陶器和泥人

公元前900年——圣洛伦佐的居民废弃了自己的城市,这座城市被彻底清空:石碑遭到损毁,雕塑也被“斩首”,巨石头像也被人用锤子砸碎,埋入地底。与此同时,不远处的另外两座城邦拉文塔(La Venta)和特雷斯·萨波特斯(Tres Zapotes)开始了自己的繁荣期

公元前850年至公元前650年——在今天属于危地马拉和恰帕斯(Chiapas)的玛雅南部地区出现了许多拥有大型城市建筑群的城市,阿巴赫·塔卡里赫(Abaj Takalik)、拉布兰卡(La Blanca)和蒙特阿尔托(Monte Alto)等城邦开始繁荣

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600年——居住在奎奎尔科的人们开始修建兴建大量城市建筑,包括天文观测台和祭祀中心

公元前750年——圣何塞·莫格特遭受了攻击,其庙宇在一场大火中烧成了废墟。人们随后重建了它

约公元前700年——玛雅低地地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口数量不断攀升,贸易也开始不断增长。昆切(Komchen)、卡拉科尔(Caracol)和卡拉克穆尔(Calakmul)等城邦开始兴盛

公元前700年——位于莫雷洛斯(Morelos)山谷的察尔卡钦戈(Chalcatzingo)出现了许多奥尔梅克风格的器物

公元前900年至公元前400年——拉文塔进入其全盛时期,其居民大约在一万八千人左右

公元前600年——玛雅低地地区的城邦纳克贝(Nakbe)出现了大量规模宏大的巨石建筑

公元前500年——瓦哈卡河谷地区萨波特克文化的中心开始从圣何塞·莫格特转移邻近的到阿尔班山(Monte Albán)

公元前400年至公元前300年——大部分奥尔梅克城邦,例如拉文塔和特雷斯·萨波特斯的繁荣凋谢了。在这一时期奥尔梅克玄武岩产地附近的圣马丁·帕哈潘(San Martin Pajapan)火山非常活跃,很可能其毁灭性的爆发终止了奥尔梅克文化的发展

公元前400年——位于危地马拉高地的玛雅城邦卡米纳尔胡尤(Kaminaljuyu)成为这一地区的统治性城邦,通过征集成千上万的劳力维持着一个庞大的灌溉系统

公元前400年至公元前100年——萨波特克人的城邦阿尔班山开始向邻邦发动进攻,先后吞并了几十处其他村落和城邦,全盛时期的阿尔班山拥有17000名居民,统治范围接近26000平方公里

公元前300年——玛雅低地地区最大的城邦埃尔米拉多尔(El Mirador)进入其全盛时期,建造和维持这座城市的人口已经超过了南方的卡米纳尔胡尤

公元前100年至公元100年——奎奎尔科西南阿胡斯科(Ajusco)山脉的希特尔(Xitle)火山发生了大面积喷发,熔岩瞬间淹没了几乎整座奎奎尔科城。城市的幸存者只得背井离乡,迁往北部兴起的另一座城市—特奥蒂瓦坎(Teotlhuacan)

公元100年——不断加强的干旱席卷了整个玛雅地区,沼泽成为了季节性湿地,肥沃的土地成为无法耕种的粘土地,在随后的几百年里,包括卡米纳尔胡尤和埃尔米拉多尔在内的许多前古典期玛雅城市都衰落了

公元100年——特奥蒂瓦坎的居民们完成了太阳金字塔(Pyramid of the Sun)和月亮金字塔(Pyramid of the Moon)等宏伟建筑的修建,这座伟大的城市在随后成为了墨西哥谷地新的文明中心

参考资料:

《La Civilizacion Azteca》 George Clapp Vaillant

《1491:前哥伦布时代美洲启示录》 查尔斯·曼恩

《The Great Divide:History and Human nature in the old world and the new》Peter Wason

《Handbook to life in ancient Maya world》 Lynn V. Foster

Cuicuilco - Wikipedia

Olmecs - Wikipedia

前阿兹特克时代的墨西哥谷地(1):祖先

[转载]墨西哥的美洲文化(3):美洲的“庞贝”--奎奎尔科_赵自强_新浪博客

墨西哥国立人类学博物馆官网:Museo Nacional de Antropología

联系电话:400-888-9999 联系传真:400-888-9999 E-mail:xxxx@admin.com
(c)2008-2020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