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古纳市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地处额尔古纳河畔,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境小镇。多年来,恩和乡边疆治理与多民族协调发展,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
层层山峦中的谷地中,一排排木刻楞整齐排列的恩和乡,居住着一家由汉族、俄罗斯族、蒙古族组成的和谐美满家庭。这就是经营家庭游的曲德才和孙金花一家。夫妻二人相亲、相敬、相爱,是恩和乡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缩影。
曲德才一家人的幸福生活,要从他的爷爷曲洪生“一把抓”故事说起,这是当地中国男子与俄罗斯姑娘浪漫爱情的代表。
十九世纪末,曲洪生几经辗转,来到了额尔古纳河对岸的金矿当上了淘金工,俄罗斯朋友给他取的俄罗斯名字叫瓦西里。朋友看到他老实厚道,又机灵能干,就给他介绍了一位名叫安尼西娜·阿丽桑德拉的俄罗斯姑娘。姑娘热情大方,勤快漂亮。她对曲洪生说:“我有一个条件,你要是能给我买一条‘一把抓’裙子,我就嫁给你。”
曲洪生知道“一把抓”就是中国的丝绸裙子,在俄罗斯很受欢迎,但很难买到。于是他就向朋友借了匹马,日夜兼程,翻山越岭买了一条漂亮的丝绸裙子。阿丽桑德拉知道后非常感动,毫不犹豫地嫁给了曲洪生。
两人婚后定居在恩和地区,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成就了一段爱情佳话。他们的儿子伊万是第一代华俄后裔,也就是曲德才的父亲。
曲德才和孙金花有两个女儿,两个女婿分别是汉族和蒙古族。曲德才一提到两个女婿便是满满的骄傲。仁义、实在、能干是曲德才对两个女婿的评价。“他们有什么事都想到我们前面,有个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我非常自豪。”
曲德才也是恩和乡最早从事家庭游的人。创业之初,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他只能靠自己一点点艰难地摸索。
“当时多亏了政府无偿贷款给开展家庭游的家庭每户扶持资金1.4万元,用于整修房舍、增加床位等,还派人到家里无偿修理院落杖子和屋内地板。”经过一番筹备,曲德才的家庭游正式开始经营。现在每年能有10多万元的收入。
在自家致富的同时,曲德才不忘带动父老乡亲一同发展,他将自家经营家庭游的成功经验,悉心传授给乡亲们。家族晚辈曲波通过借鉴曲德才家庭游的经验,把家庭游做得越来越大,并用“一把抓”故事主人公瓦西里的名字作为店名进行推广,使瓦西里家庭游成为恩和乡的一个旅游名片。
紧邻瓦西里家庭游旁的巴维列巴房,由俄罗斯族男主人曲刚和他的汉族媳妇宋双艳共同经营。他们通过买车相识,曲刚开玩笑说:“媳妇是我买车赠车模娶到的。”
“俄罗斯族人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风趣幽默,曲刚这个人靠谱、踏实,没有大男子主义,特别会站在我的角度考虑问题。”宋双艳不喜欢大城市的喧嚣,来到舒适、安逸的恩和乡生活后,特别喜欢这里。宋双艳说:“在恩和乡这个大家族里,大家感情浓厚、和谐相处,这里的人善良淳朴,互相关爱,和他们在一起很快乐。”
到了恩和乡后,宋双艳就琢磨起与旅游相关的生意。曲刚的妈妈娜达莎是位地地道道的俄罗斯族老人,她对宋双艳说:“你就和我学打‘列巴’吧。”“列巴”面包是俄罗斯人的主食,打“列巴”这门手艺一直传承至今。恩和是全国唯一的俄罗斯族民族乡,可谓“列巴”之乡,这里的“列巴”尤为正宗,从这里走出去了不少打“列巴”的手艺人。
宋双艳和婆婆学起了打“列巴”的手艺。吃起来外脆内软、香甜可口的“列巴”,打起来着实不易,光是发面就需要起早爬半夜的。起初打的“列巴”不是太软就是太硬,宋双艳为此没少费心思,慢慢地“列巴”也越打越好了。随着夏天游客增多,她家的生意也越来越好。
如今,恩和乡的家庭游由4户发展到127户,“列巴”房达到19家,旅游纪念品店21家,每户年均收入也由原来的不足2万元增加到7万元。2022年恩和乡乡村旅游接待人数45万人,旅游综合收入1980万元。
恩和乡文旅产业不仅是当地各族群众致富增收的方式,更是弘扬传统文化、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载体。恩和乡副乡长月瑶介绍,恩和乡不断赋予传统文化新内涵,促进各族群众守望相助、手足情深,现在“巴斯克节”“泼水节”已经成为当地的一张旅游名片。恩和乡还依托“油画小镇”“民俗馆”、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进一步丰富旅游内容,推出一批非遗品牌和精品民宿,发展观光、民宿、农牧体验、传统手工艺等旅游业态,促进各族群众增收致富,持续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记者 格根图娅 李玉琢 布仁巴雅尔 奈日嘎 李可新 呼伦贝尔日报记者 李朕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