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15日电(记者罗鑫)金秋,走进北京先农坛内的耤田,一串串金灿灿的谷穗压弯了腰,一派丰收的景象。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的先农坛是中国源远流长农耕文明的见证。明清时期,两朝帝王在这里祭祀先农神,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行亲耕礼、以率天下。
“粟又称为稷,俗称谷子,脱壳之后叫作小米。稷最早在中国北方地区普遍种植,之后传播到其他国家……”一队小学生在耤田文化遗产前认真听着讲解。
耤田文化遗产自2018年腾退以后,定期面向公众举办春耕秋种的文化体验活动,成为青少年辨识五谷、体验农耕文化乐趣的“第二课堂”。用于存放耤田收获谷物的神仓建筑群,在“隐世”200多年后,向观众展露真容:古建筑的门窗和柱子经过重新油饰,恢复原有的朱红色;殿内檐上的旋子彩画经过清洗除尘等工序,全部原样保留、重现风采。
“未来我们将运用现代化展陈手段对神仓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内涵进行系统阐释,让这组‘与世隔绝’了200多年的皇家建筑群进一步走近社会大众。”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研究馆员张敏说。
游客从天坛祈年殿外经过(7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穆问春 摄
北京拥有3000多年建城史、870年建都史。位于中轴线南段西侧的先农坛是北京近年来推动中轴线申遗保护的缩影。“前后起伏”的建筑形态、“左右对称”的空间布局、“一贯到底”的雄伟气魄……在申遗保护中,北京中轴线独一无二的壮美秩序越来越得到彰显,宫殿坛庙、城门城楼、报时建筑经过腾退修缮、活化利用后,焕发出新的时代活力。
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教授杨越明指出,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有较强的溢出效应,对于北京的经济、社会、环境、民生等各方面具有多重意义,让老城历史风貌得到复现、社区人居环境得到优化、历史文化资源得到活化、旅游与新文创业态得到激活。
在北京老城范围内,北京中轴线的遗产区与缓冲区约占其面积的66%。北京以中轴线申遗保护为契机,在老城区有序推进胡同微更新计划,老城的街巷肌理和传统风貌得到保护,周边居民的人居环境得到改善。
走进东城区长巷头条,一度拥挤的大杂院已消失不见,长约900米的三里河河道经过疏浚整治后,清澈的河水汩汩流淌、颜色斑斓的锦鲤游弋其间,修缮后的宅院与生态景观融为一体,大大提升周边居民的生活品质,同时为游客提供游玩休闲的新去处。
老城不再拆了、胡同静下来了、生态景观多了……北京在减量发展中,盘活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博物馆资源,为市民打造精神家园的同时,推动着国际交往的恢复和文明的交流互鉴。
广告景山公园山顶的万春亭(7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清朝时,前门地区是梨园兴盛之地。在三里河公园不远处的鲜鱼口,有着200多年历史的天乐园成为一家以京剧为主题的体验空间。工作人员马女士介绍说:“我们从舞美、灯光等方面为京剧注入现代元素,同时运用中英文字幕、增加沉浸式、互动式环节,吸引外国及年轻观众欣赏京剧、喜爱京剧。”
今年暑期,天乐园游客接待量已恢复到2020年以前同期水平。“我们的戏服都是纯手工刺绣服装,观众可以穿着服装拍照、看表演,沉浸式体验京剧魅力。”马女士说。
文物活起来、交流动起来、声音传出去……过去书局聚集的杨梅竹斜街现在各种文化新业态聚集,绽放出新的生命力。文创商店、非遗手工作坊、微型博物馆等纷纷落户杨梅竹斜街,吸引不少外国艺术家、外国人前来进行文化体验,围绕北京特色历史文化开展创作和设计。
突尼斯视频博主阿斯玛说:“北京的古今交融特别与众不同,在现代化发展中仍然保护好众多文物,非常不容易。”
随着北京中轴线社会舆论热度的提升,北京居民对中轴线的关注度与申遗支持度明显提高。“我们在给北京中轴线各个遗产点进行‘数字复原’工作的时候,发现越来越多市民、游客用脚步丈量北京中轴线。对北京城市的肌理与脉络进行探索、挖掘、再整理,‘激活’城市记忆和认同。”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专家陈品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