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冻结”、“限制消费”、
“强制执行”、“欠薪”……
曾经的知名深企柔宇科技
如今已被各种负面标签缠身
天眼查信息显示,近日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柔宇科技”)又新增两项股权冻结信息,冻结金额合计31.16亿元,冻结期限自2023年6月19日至2026年6月18日,执行法院为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法院,被执行人为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其中,深圳柔宇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被冻结股权数额31.1亿元,深圳柔宇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被冻结股权数额5000万元,这2家公司均为柔宇科技的全资子公司。截至目前,柔宇科技已有10项股权冻结。
天眼查信息
天眼查信息
曾一个月内五次成被执行人
多家子公司也被强制执行
实际上
除股权遭冻结之外
柔宇科技还面临着诸多其他困境
天眼查显示,公司自身风险77项,周边风险694项,预警提醒也高达605项。
其中,不乏“限制消费”、“强制执行”的诸多记录。南都湾财社记者梳理看到,柔宇科技曾一个月内五次成被执行人,多家子公司也被强制执行。
天眼查信息显示,在2022年的8月至9月,柔宇科技一个月之内被法院强制执行五次。2022年8月18日,柔宇科技新增一条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逾1亿元;9月7日的两则被执行人信息显示,执行标的分别为23.16万余元、41.71万余元;9月20日,再次新增两则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分别为8万余元、121.97万余元。截至去年9月,柔宇科技已累计被执行总金额超1亿元人民币。
除了母公司
柔宇科技多家子公司
也频频被法院强制执行
仍以2022年8月至9月为例,天眼查信息显示,柔宇显示共有4则被执行人信息;深圳柔显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分别于9月7日、9月9日新增2则强制执行信息,其中9月9日的执行标的高达3824.75万余元;深圳柔宇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也于8月26日新增被执行13万余元。
除了强制执行,柔宇科技和创始人刘自鸿也被限制高消费,成了“老赖”。今年2月,天眼查信息显示,柔宇科技因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柔宇科技被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并限制公司及公司法人代表兼CEO刘自鸿高消费。综合公开资料,刘自鸿被下达限制消费令6次,终本案件中,执行标的总金额375.24万元,未履行总金额达368.6万元,未执行比例高达98.2%。
破灭的理想
负面标签缠身的背后
是烧钱的产线和复杂的商业利益纠葛
难以撑起刘自鸿的理想和情怀
今年3月21日,柔宇科技创始人刘自鸿曾悲痛地在微博上表示:“在缺乏长期主义的商业利益面前,有时候理想和情怀一文不值”。
至少有8年的时间,柔宇科技曾光环加身。2012-2020年的8年间,在资本的追逐下,柔宇科技迅速完成从A至F轮共13轮融资。
在投资人们看来,柔宇科技的技术一直是超前的,但往往0到1不是最难,1到100的蜕变才是最难。一直没有过硬的产品可以带来现金流,加之作为创业公司,柔宇科技相比传统的制造业公司而言远没有深厚的产业化积淀,却在从科技到商业的转化过程中,选择了最艰难的道路——自建生产线,使得柔宇逐步陷入资金困境。
有柔宇科技相关负责人透露,柔宇此前获得的融资基本全都投进了自建生产线,依然深陷“缺钱”窘境。
2017年,刘自鸿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自建产线的原因,表示实际是迫于无奈:我们一开始并没有想自建产线。但在2014年发布技术后,很多的制造行业包括面板的制造公司找来跟我们谈合作生产的事情。但我们在接触后,觉得不太容易去推进,原因在于有些制造商希望我们把技术、工艺先拿到他们的产线上去全部跑通后,才签合同,而不是先签。“换位思考一下,我们的团队怎么能答应?因为没有保障,工艺和配方等东西是没有办法通过专利进行保护的。团队有很多顾虑,就无法进行下去。”
但熟悉柔宇的投资界业内人士认为,正因柔宇选择了自建生产线的道路,才将其逼至欠薪亏损,投资机构望而却步的境地。业内投资人向南都湾财社记者分析,技术出身的刘自鸿低估了自建生产线的烧钱速度,即便是百亿资金,自建生产线也能很快烧光,“团队对生产线的烧钱速度没有准确判断,即便是好的技术也浪费了。如果选择与拥有成熟生产线的企业达成合作,结果或许会不一样。”
柔宇自建的号称世界首条的柔性屏大规模量产线位于深圳龙岗,2015年10月开始筹建。这座占地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的柔性屏生产基地,2016年正式动工并陆续启用,2018年6月即宣布实现量产。
但是,这条生产线的量产能力也备受质疑。此前,南都曾报道了柔宇的“量产难”困境,除了与多个大客户之间的交易存在蹊跷,在产能方面,招股书显示柔宇的产能利用率也并不高。全柔性显示屏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设计产能分别是11.67、46.67、23.33千张,但实际产能分别为1.76、14.56、1.23千张,产能利用率分别为15.1%、31.2%和5.3%。可见公司产能远未饱和,生产线可能存在大量闲置情况。
在柔宇科技的生产线宣布量产后,南都湾财社记者曾向柔宇方面发出前往生产线采访的申请,但未获柔宇方面应许。现在看来,拒绝外界到访或许也与其量产“困境”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2022年4月,柔宇被曝欠薪及放假三个月后,其背后的投资人也对柔宇的情况三缄其口。南都湾财社记者尝试向深创投、基石资本、松禾资本等曾为柔宇“两肋插刀”的投资机构发出采访请求,均未得到官方回应。
仍正常运营
但缺钱困境未解
虽然频频因强制执行、
限制高消费等原因出现在公众视野
但柔宇科技在去年9月仍声明表示
公司运营正常有序
根据柔宇官方公众号最新发布的信息,其在今年6月还与朝阳文旅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朝阳文旅集团此次的签约方还包括腾讯音乐(北京)有限公司、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签约各方将在文化产业园区运营、文旅项目投资孵化、文旅IP开发设计、音乐文化演出、大型活动管理及数字广告等领域展开合作。
去年4月,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柔宇科技独立董事刘姝威曾力挺柔宇科技,两度发文呼吁拯救。刘姝威建议各级政府积极帮助柔宇科技解决资金短缺,帮助柔宇科技引进战略投资者。不过,从其日前屡遭股权冻结、强制执行的现状来看,柔宇科技的缺钱窘境仍在,“寒冬”似乎还未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