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L2M“商业化”专题:以手术机器人为例的产品创新、临床与市场营销深度研讨
文章来源:医学资料库
1.骨折:即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以及骨骺分离
2.骨折成因:(1)直接暴力(2)间接暴力(3)累积性劳损:长期、反复、轻微的直接或间接损伤可致使肢体某一特定部位骨折,如远距离行军易致第2、3跖骨及腓骨下1/3骨干骨折,称为疲劳性骨折。
3.根据骨折处皮肤和粘膜的完整性分类:①闭合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或粘膜完整,骨折端不与外界相通。②开放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或粘膜破裂,骨折端与外界相通。骨折处的创口可由刀伤、枪伤由外向内形成,亦可由骨折端刺破皮肤或粘膜从内向外所致。
4.根据骨折的程度和形态分类:(1)不完全骨折: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部分中断,按其形态又可分为:①裂缝骨折②青枝骨折:儿童(2)完全骨折: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全部中断,按骨的折线方向及其形态可分为:①横行骨折②斜行骨折③螺旋形骨折④粉碎性骨折:骨质碎裂成3块以上⑤嵌插骨折:干骺端骨折⑥压缩性骨折:骨松质如脊椎骨、根骨⑦凹陷性骨折:颅骨⑧骨骺分离
5.骨折的临床表现:(1)全身表现①休克:出血,特别是骨盆骨折、股骨骨折、多发性骨折②发热:血肿吸收或感染(2)局部表现①一般表现:局部疼痛、肿胀、功能障碍②特有体征:畸形(缩短、成角或旋转)、异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具有以上三个骨折特有体征之一者,即可诊断为骨折。
6.骨折早期并发症:(1)休克(2)脂肪栓塞综合症(3)重要内脏器官损伤:①肝脾破裂②肺损伤③膀胱和尿道损伤④直肠损伤(4)重要周围组织损伤:①重要血管损伤②周围神经损伤③脊髓损伤(5)骨筋膜室综合症
7.骨筋膜室综合症:(1)定义: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症候群,最多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2)发病机理:常由创伤骨折的血肿和组织水肿使其室内容物体积增加或外包扎过紧、局部压迫使骨筋膜室容积减小而导致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所致。(3)早期诊断标准:①与创伤不相称的疼痛②压痛明显③手指(脚趾)被动牵拉痛。
8.骨折晚期并发症:(1)坠积性肺炎(2)压疮(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感染(5)损伤性骨化:又称骨化性肌炎(6)创伤性关节炎(7)关节僵硬:是骨折和关节损伤最为常见的并发症(8)急性骨萎缩: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性骨营养不良,典型症状是疼痛和血管舒缩紊乱(9)缺血性骨坏死(10)缺血性肌痉挛:是骨折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骨筋膜室综合症处理不当的严重后果,典型畸形是爪形手、爪形足。
9.骨折愈合过程:三个阶段:(1)血肿炎症机化期(2)原始骨痂形成期:一般约需4~8周(3)骨板形成塑形期:约需8~12周。
10.骨折颈骨折、胫骨中下1/3处骨折、手舟状骨骨折愈合慢,不愈合率高。
11.骨折急救过程:抢救休克、包扎伤口、妥善固定、迅速转运
12.骨折急救目的:用最为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抢救生命、保护患肢、迅速转运,以便尽快得到妥善处理。
13.骨折治疗原则:复位、固定、康复治疗
14.骨折复位类型:(1)解剖复位:骨折段通过复位,恢复了正常的解剖关系,对位(两骨折端的接触面)和对线(两骨折段在纵轴上的关系)完全良好时,称~(2)功能复位:经复位后,两骨折段虽未恢复至正常的解剖关系,但在骨折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影响,~
15.开放性骨折的处理原则:及时正确的处理伤口,尽可能的防止感染,力争将开放性骨折转化为闭合性骨折。
16.清创时间:一般认为在伤后6~8小时内清创,伤口绝大多数能一期愈合。
17.骨折清创术要点:P737~P739
18.开放性关节损伤的处理原则:与开放性骨折基本相同,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关节感染和恢复关节功能。
19.骨折延迟愈合:骨折经治疗,超过一般愈合所需的时间,骨折断端仍未出现骨折连接,称~。X线片显示为骨折端骨痂少,轻度脱钙,骨折线仍明显,但无骨硬化表现。
20.骨折不愈合:骨折经过治疗超过一般愈合时间,且经再度延长治疗时间,仍达不到骨性愈合。X线片显示骨折端骨痂少,骨端分离,两断端萎缩光滑,骨髓腔被致密硬化的骨质所封闭。临床上骨折处有假关节活动,成为~或骨不连接。
21.骨折畸形愈合:即骨折愈合的位置未达到功能复位的要求,存在成角、旋转或重叠畸形。可能由于骨折复位不佳,固定不牢固或过早的拆除固定,受肌肉牵拉、肢体重量和不恰当负重影响所致。
22.肩关节脱位分型:根据肱骨头脱位的方向分为前脱位、后脱位、上脱位及下脱位,以前脱位最为多见,肱骨头可能位于锁骨下、喙突下、肩前方及关节盂下。
23.肩关节脱位临床表现:①患者有以健手托住患侧前臂、头向患侧倾斜的特殊姿势②方肩畸形③Dugas征阳性:将患侧肘部贴紧胸壁时,手掌搭不到健侧肩部,肘部无法贴近胸部。
24.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出现垂腕,手背桡侧(虎口附近)皮肤感觉减退或消失。
25.5P征:无痛、脉搏消失、皮肤苍白、感觉异常、肌麻痹。。
26.儿童期肱骨髁上骨折:复位时,桡侧或尺侧移位未得到纠正,或合并了骨骺损伤,骨折愈合后可出现肘内、外翻畸形,也可合并桡神经和尺神经炎。
27.桡骨下端伸直型骨折(Colles骨折)临床表现:①典型畸形:侧面看呈“银叉”畸形,正面看呈“枪刺样”畸形②移位:骨折远端向桡侧、背侧移位,近端向掌侧移位。
28.髋关节脱位分型:按股骨头脱位后的方向问为前、后、中心脱位,以后脱位最为常见。
29.髋关节后脱位的典型体征:患肢缩短、髋关节呈屈曲、内收、内旋畸形。
30.颈干角:股骨颈的长轴线与股骨干纵轴之间形成的夹角,称为~为110°~140°,平均127°。
31.股骨颈骨折按骨折线部位分类:股骨头下骨折、经股骨颈骨折、股骨颈基底骨折。
32.股骨颈骨折的体征:外旋畸形,一般在45°到60°之间。
33.交叉韧带的起止:①前交叉韧带:起自股骨髁间窝的外侧面(即股骨外侧髁的内侧面),向前内下方止于胫骨髁间嵴的前方②后交叉韧带:起自股骨髁间窝的内侧面(即肱骨内侧髁的外侧面),向后下方止于胫骨髁间嵴的后方
34.膝关节韧带损伤的特殊检查:①侧方应力试验:检查侧副韧带有无断裂或扭伤②抽屉试验:检查交叉韧带③轴移试验:检查交叉韧带断裂后出现的膝关节不稳定。
35.半月板损伤的特殊临床表现:活动时有弹响,有关节交锁现象。
36.半月板损伤的特殊试验:过伸试验、过屈试验、半月板旋转试验、研磨试验、蹲走试验。
37.脊柱的三个纵轴:①前柱:椎体的前2/3,纤维环的前半部分,前纵韧带②中柱:椎体的后1/3,纤维环的后半部分,后纵韧带③后柱:后关节囊,黄韧带,骨性神经弓,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关节突。
38.脊柱骨折的急救搬运:采用担架,木板甚至门板运送。平托法、滚动法
39.脊髓损伤的分类:按损伤部位和程度分为①脊髓震荡②脊髓挫伤与出血③脊髓断裂④脊髓受压⑤马尾神经损伤
40.截瘫指数:脊髓损伤后各种功能丧失的程度可以用截瘫指数来表示。0代表功能完全正常或接近正常,1代表功能部分丧失,2代表功能完全丧失或接近完全丧失。一般记录肢体自主运动、感觉及两便的功能情况,相加后即为该病人的截瘫指数。
41.脊髓损伤并发症:①呼吸衰竭与呼吸道感染②泌尿生殖道的感染和结石③压疮④体温失调:中枢性高热
42.骨盆分离试验与挤压试验是骨盆骨折是最重要、简单、常用的查体方法。
43.颈椎病分型:①神经根型颈椎病:最常见,臂丛神经/上肢牵拉试验、压头试验阳性②脊髓型颈椎病③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眩晕、头痛、视觉障碍、猝倒、其他:还可有不同程度运动及感觉障碍,以及精神症状。
44.持续牵引:分为皮肤牵引和骨牵引。皮肤牵引是将宽胶布条或乳胶海绵条粘贴在皮肤上或利用四肢尼龙泡沫套进行牵引。骨牵引是用骨圆钉或不锈钢针贯穿骨端松质骨,通过螺旋或滑车装置予以牵引。
45.Monteggia骨折:即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可因直接打击暴力或间接传达暴力引起。首先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
46.Galeazzi骨折:即桡骨下1/3骨折合并尺骨小头脱位,可因直接打击暴力或间接传达暴力引起。首先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
47.Smith骨折(桡骨下端屈曲型骨折):又称反Colles骨折,典型移位是近折端向背侧移位,远折端向掌侧、尺侧移位。
48.Barton骨折:即桡骨远端关节面骨折伴腕关节脱位,可因骨折的方式不同而发生桡骨关节背侧骨折和腕关节背侧移位,或是桡骨下端掌侧关节面骨折及腕骨向掌侧移位。
49.手的休息位:即手处于自然静止状态的姿势。此时手内在肌和外在肌、关节囊、韧带的张力处于相对平衡状态。表现为腕关节背伸10°~15°,轻度尺偏,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半屈曲位,从示指到小指,越向尺侧屈曲程度越大,各指尖指向腕舟骨结节。拇指轻度向掌侧外展,其指腹接近或触及示指远侧指尖关节桡侧。
50.手的功能位:是手可以随时发挥最大功能的位置。表现为腕关节背伸20°~25°,轻度尺偏,拇指处于
对掌位,其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微屈。其他手指略微分开,掌指关节及近侧指间关节半屈位,远侧指间关节轻微屈曲,各指的关节屈曲位置较一致。
51.屈指肌腱断裂——该手指伸直角度加大;伸指肌腱断裂——该手屈曲角度加大,而且该手指的主动屈指或伸指功能丧失;指深、浅屈肌腱断裂——该手指呈伸直状态;掌指关节背侧近端的伸肌腱断裂——掌指关节呈屈曲位;近节指骨背侧伸肌腱损伤——近侧指间关节呈屈曲位:中节指骨背侧的伸肌腱损伤——手指末节屈曲呈锤状指畸形。
52.Allen试验:可检查尺、桡动脉通畅和两者间吻合情况。方法:让病人用力握拳,将手中血液驱至前臂,检查者用两手拇指分别用力按压前臂远端尺、桡动脉,不让血流通过,再让病人伸展手指,此时手部苍白缺血,然后放开压迫的尺动脉,让血流通过,则全手迅速变红。若放开尺动脉或桡动脉压迫后,手部仍苍白,则表示该动脉断裂或栓塞。
53.手外伤的现场急救:①止血:局部加压包扎是手部创伤最简便而有效的止血方法。大血管损伤所致大出血才采用止血带止血②创口包扎:用无菌敷料或清洁布类包扎伤口,创口内不要涂用药水或撒敷消炎药物③局部固定:就地取材,因地制宜,采用木板、竹片、硬纸板等,固定范围应达腕关节以上。
54.手外伤的治疗原则:①早起彻底清创②正确处理深部组织损伤,清创时尽可能修复深部组织,以便尽早恢复功能③一期闭合创口④正确术后处理,指间隔开,植皮处适当加压包扎,肌腱等损伤修复后固定,应用破伤风抗毒血清。
55.断肢的急救:包括止血、包扎、保存断肢和迅速转送。离体断肢的保存:断肢用无菌或清洁敷料包好,放入塑料袋中,再放在加盖的容器内,外周加冰块保存。
56.髋关节前脱位的手法复位以Allis法最为常用,病人仰卧手术台上,术者握住伤侧腘窝部位,使髋轻度屈曲与外展,并沿着股骨的纵轴做持续牵引;一助手立在对侧以双手按住大腿上1/3的内侧面与腹股沟处施加压力。术者在牵引下做内收及内旋动作,可以完成复位。
57.Pauwells角:股骨颈远端骨折线与两侧髂棘连线的夹角。大于50°为内收骨折,小于30°为外展骨折。
58.Bryant三角:在平卧位,由髂前上棘向水平画垂线,再由大转子与髂前上棘的垂线画水平线,构成~,在股骨颈骨折时,此三角底边较健侧缩短。
59.Nelaton线:在平卧位,由髂前上棘与坐骨结节之间划线,为~正常情况下,大转子在此线上,若大转子超过此线之上,表明大专自由向上移位。
60.股骨干骨折移位方向:①上1/3骨折:由于髂腰肌、臀中肌、臀小肌和外旋肌的牵拉,使近折端向前、外及外旋方向移位;远折端由于内收肌的牵拉而向内、后方向移位;由于股四头肌、阔筋膜张肌及内收肌的共同作用而向近端移位②中1/3骨折:由于内收肌群的牵拉,使骨折向外成角③下1/3骨折:远折端由于腓肠肌的牵拉以及肢体的重力作用而向后方移位,又由于股前、外、内的肌牵拉的合力,使近端向前上移位形成缩短畸形。
61.骨盆骨折并发症:①腹膜后血肿②腹腔内脏损伤③膀胱或后尿道损伤④直肠损伤:使会阴部撕裂的后果,女性常伴有阴道壁的撕裂⑤神经损伤:主要是腰骶神经丛和坐骨神经损伤。
62.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①运动功能障碍:呈弛缓性瘫痪,主动运动、肌张力和反射均消失,时间延长可发生肌萎缩②感觉功能障碍:皮肤感觉消失③神经营养性改变:即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表现④叩击试验:既可帮助诊断神经损伤的部位,亦可检查神经修复后再生神经纤维的生长情况。按压或叩击神经干,局部出现针刺性疼痛,并有麻痛感向该神经支配区放射为阳性,表示为神经损伤部位;或从神经修复处向远端沿神经干叩击,叩击试验阳性则是神经修复的表现⑤神经电生理检查:肌电检查和体感诱发电位对于诊断神经损伤的部位和程度以及帮助观察损伤神经再生及修复情况有重要价值。
63.握拳尺偏试验(Finkelstein试验):握拳尺偏腕关节时,桡骨茎突处出现疼痛,称为阳性,可见于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64.伸肌腱牵拉试验(Mills征):伸肘、握拳、屈腕,然后前臂旋前,此时肘外侧出现疼痛为阳性。有时疼痛可牵扯到前臂伸肌中上部。可见于肱骨外上髁炎。
65.腕管综合征:是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而表现出的一组症状和体征。是周围神经卡压综合症中最常见的一种。
66.肘管综合征:是指尺神经在肘部尺神经沟内的一种慢性损伤,过于又称为迟发性尺神经炎。
67.旋后肌综合症:是桡神经深支(骨间背神经)在旋后肌腱弓附近被卡压,使前臂伸肌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综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