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记者孙燕通讯员王蕊朱诗意
7月6日下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城站院区手术室里,在医生的操作下,一条灵活的机械臂缓缓移动,稳稳地停在患者的背部,在屏幕的实时监控下,通过患者背部已经切开的4个1厘米大小的切口,把钉子顺着预先设计好的轨道顺利地固定在患者的脊柱上。
这如同科幻电影的一幕,正是浙大一院骨科开展的全国第一台在ROSA机器人辅助下的脊柱手术,为一位58岁的腰椎滑脱患者重新稳固生命之柱。
“在脊柱外科手术中运用机器人,帮助医生操作更精准,患者神经损伤的风险大大降低,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24小时之内就能下地行走。”浙大一院骨科主任胡懿郃教授说。
机器人辅助手术中
58岁周姨(化名),腰痛十多年,但因未严重影响生活,便没有重视。
近两年来,腰痛加剧,而且右腿也开始行走后疼痛,这段时间越来越厉害,只要稍微活动或者走动,扫个地、弯腰拿个东西,就痛得受不了。在当地医院就诊后,发现是腰椎问题,要进行手术,为此患者多方打听后,前来浙大一院骨科就诊。
完善检查后,周姨被发现是L4锥体(第4节腰椎)向前滑脱,导致椎管狭窄,压迫神经,造成腰痛以及腿痛等。
什么是腰椎滑脱?打个比喻,人们的脊柱可以看成一节一节积木搭起来的,是稳固的,支撑着人的身体,但周姨脊柱中的其中一节积木“松动了”,导致脊柱局部就不稳了,还压迫到了神经,产生疼痛,如果长此以往,这块“积木”会“歪得越来越厉害”,不仅导致疼痛加剧,也会影响整体脊柱情况。所以要通过外科手术把这节松动了的“积木”“打钉子”固定好。
和普通的腰椎滑脱手术不同,周姨这台手术有一个“超级大咖”的加入——浙大一院最新引进的ROSA机器人,这是一台同时适用于神经外科及脊柱外科的机器人,周姨也成为浙江省首位在ROSA机器人辅助下接受脊柱手术的患者。
7月6日下午,骨科副主任王跃主任医师为周姨进行了手术。
手术中,ROSA机器人已提前采集周姨三维CT扫描的数据,对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并结合术中实时情况,最终确定打钉子的位置、深度等,为主刀医师提供精准的手术路径。
医生在可视影像导航下,操作机械臂通过微创的方式,为周姨的脊柱“钉钉子”,使手术切口更小,损伤更小,出血更少,周姨术后康复也更快。术后影像显示,钉钉子的大小、位置、角度都接近完美。周姨当天就可以下地走路。
胡懿郃教授表示,骨科机器人最大的价值在于精准,无论是脊椎滑脱手术、还是脊柱侧弯手术等,钉钉子的位置是否精准是影响患者术后效果以及钉子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而且脊柱是支撑人体的重要支柱,脊柱内的脊髓神经控制着人体的感觉和运动功能,一旦损伤到脊髓或者神经,很容易发生瘫痪,甚至生命危险。ROSA机器人可以通过机械臂精准限定钉钉子进入的深度、方向,从而达到手术更加精确和安全的目的。
“ROSA机器人几乎可以辅助完成所有脊柱类手术,甚至是脊柱侧弯等高难度手术。之前我们也已经引入了Mako骨科机器人,可用于精准置换膝关节、髋关节等。”骨科主任胡懿郃教授说,“随着3D打印、AI技术、手术机器人、导航等计算机辅助技术的不断进步,骨科不断向微创化、智能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为患者带来更高质量、更精准的医疗服务。”
“转载请注明出处”